当地时间7月27日,一场震动全球能源市场的"世纪交易"正式宣布。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苏格兰特恩贝里高尔夫球场握手言和,达成了一项看似辉煌的贸易协议。根据这项协议,欧盟承诺在三年内向美国购买高达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作为换取美国降低关税的筹码。 冯德莱恩兴奋地宣称,这将使欧洲能源供应来源多样化,彻底摆脱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然而,当全球能源专家仔细审视这份协议时,却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个天文数字根本无法实现!
一、7500亿承诺,天方夜谭?
这项被特朗普吹嘘为"有史以来最大交易"的协议,在专家眼中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秀。 按照协议条款,欧盟将每年从美国采购价值2500亿美元的天然气、石油和核技术产品。相比之下,2024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总额仅约700亿美元,而美国全年能源出口总额也只有3300亿美元。这意味着,要实现承诺目标,欧盟的美国能源进口量需要增长超过两倍。
荷兰国际集团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沃伦·帕特森直言不讳地指出:"数字很美,但不现实。你必须让所有能源贸易改道,这根本不可能。"独立投资研究机构TS Lombard经济学家达维德·奥内利亚更是毫不客气地表示,每年2500亿美元的能源进口"毫无意义",因为无法实现。问题的核心在于,不仅欧盟的能源需求不可能增长如此之多,美国的出口商也无法供应如此庞大的数量。
从液化天然气市场来看,现实更加残酷。ICIS天然气分析主管安德烈亚斯·施罗德指出,按当前价格计算,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规模仅略高于2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即使欧盟购买全球所有的液化天然气,也难以达成7500亿美元的承诺目标。 更具体地说,过去12个月美国向欧盟出口了约24亿百万英热单位的液化天然气,按当前价格计算约值250亿美元,仅为目标的10%。
二、欧洲内部分歧,谁在妥协?
冯德莱恩的妥协行为在欧洲内部引发了强烈的不满和质疑声浪。 法国总理贝鲁在社交媒体上毫不掩饰地批评这份协议,称其为"冯德莱恩-特朗普协议",并表示这是"一个黑暗的日子"。他指出,欧盟始终团结一致捍卫自身的价值与利益,但最终却选择向美国屈服。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的批评更加尖锐。他认为美欧贸易协议严重失衡,是一项带有偏见的协议。朗格警告说,这一协议不仅会削弱欧盟的经济实力,还与特朗普政府以关税"勒索"日本等国的做法如出一辙。 尽管15%的统一税率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贸易关系的可预期性,但整体而言,这一协议远未达成平衡,甚至可能对欧洲造成长期伤害。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则更加直言不讳,称该协议比英国达成的协议"更糟糕"。只有德国联邦总理梅尔茨对协议的达成表示欢迎,认为这"成功避免了一场贸易冲突"。这种分化的态度反映出欧洲各国对于向美国妥协的不同立场和深层忧虑。
欧盟委员会对美国作出的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以及大规模采购美国军事技术的计划,也遭到了质疑。批评者认为,这些举措不利于欧洲本土就业和产业发展,实际上是在用欧洲的利益为美国经济买单。
三、美国梦想vs现实,如何破局?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份协议是对欧洲的"羞辱"和对俄罗斯的直接针对。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尖锐地指出,这种做法将导致欧洲进一步去工业化,资本从欧洲流向美国,对欧洲造成沉重打击。他讽刺说,冯德莱恩这样的人对于花费更多金钱、削弱为民众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感到骄傲,只是为了"战胜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评论更加犀利。他认为特朗普"碾压了欧洲",这笔交易彻底羞辱了欧洲人,因为它只对美国有利。协议取消了对欧洲市场的保护,将对美国的关税降为零,给许多欧盟国家的工业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附加成本。
然而,现实的技术障碍更加严峻。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转,规划中的更多巨型出口项目需要绑定新的买家和融资才能实现,这一过程可能耗时数年。更重要的是,欧洲买家已经与挪威、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等其他国家的供应商签订了长期采购协议。 如果违反现有长协,欧洲企业可能面临巨额罚款和潜在诉讼。
亚洲大宗商品和能源专栏作家克莱德·罗素直言这是"痴人说梦"。荷兰合作银行能源策略师弗洛伦斯·施密特判断,除非美国政府决定自行出售液化天然气,或者欧盟决定以更高的价格向亚洲买家购买液化天然气,否则这项协议不会对市场平衡产生任何影响。
ICIS预测显示,由于全球供应过剩,欧洲气价将在2026-2027年下降。这与美欧双方的诉求形成了根本矛盾:欧洲正在努力降低能源成本,特朗普也希望降低油价,但高额的能源采购承诺却需要价格保持高位。
专注液化天然气领域的咨询公司Wideangle LNG独立顾问让-克里斯蒂安·海因茨分析认为,对欧盟来说,这很难被看作是一场胜利。最终,还是会由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决定是否继续与特朗普合作。
总结来看,这份看似宏大的7500亿美元能源协议,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而非务实的经济合作。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欧盟选择了妥协,但这种妥协的代价和可行性都值得深思。在全球能源格局复杂多变的今天,欧洲真的能够完全摆脱对俄罗斯、挪威等传统供应商的依赖,转而拥抱美国的怀抱吗?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欧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更直接影响着全球能源市场的重新洗牌。你认为这份协议最终能够落地实施,还是会成为又一个政治口号?
宏泰配资-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配资推荐-炒股配资知识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