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突然抛出一条爆炸性消息:中方已承诺,将加快向塞尔维亚出口电动汽车关键矿物的审批进程。并且直言不讳地透露,中方明确表示,稀土出口的限制,“不针对像塞尔维亚这样的友好国家”。
这一表态瞬间搅乱了原本紧张的中欧、中美稀土博弈格局。一时间,欧洲政界、车企高层、媒体舆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位来自“欧洲小国”的总统,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更多“通往中国稀土”的钥匙。
整个风波的起点,还要从两个月前说起。4月初,美方突然宣布对中国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和矿物材料在内的新一轮加征关税措施。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方没有简单对等报复,而是精准出击,对包括稀土在内的关键矿产启动出口管制。
中方也立刻展开了战略反制。在后续的两个月中,中方迅速建立起一整套出口许可制度,对出口对象、用途、流向等进行全面审查,稀土流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细控制。
这一举动让美欧措手不及,美国甚至被迫与中方在日内瓦、伦敦两地紧急会谈,试图缓解危局。事实证明,中方的“稀土牌”打得极为精准——一出手就打中了西方产业命门。
欧盟方面更是坐立不安。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上公开指责中国“将稀土武器化”,并极力游说美国与欧盟联手应对中国影响力。欧盟工业专员塞乔纳也频频出面发声,呼吁建立稀土战略储备,甚至扬言要对中国“以牙还牙”。
一边控诉中方“勒索”,一边又满世界找渠道求情。就在欧盟高层舆论“攻势”达到高潮时,欧洲车企却悄悄绕开欧盟官方,向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求助。他们清楚,中国不会轻易对全体欧盟放开稀土出口,但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关系不同。
这一次,求情的主角是欧洲汽车巨头斯特兰蒂斯。作为由法国PSA集团与意大利FCA合并而成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特兰蒂斯在塞尔维亚的工厂因稀土短缺几近停产。
无奈之下,他们找到武契奇,希望通过塞尔维亚政府向中方协调稀土供应。武契奇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他亲自出面与中方沟通,很快就得到了积极回应。中方表示,相关机构将与塞方密切协作,加快审批流程,并明确指出,对塞尔维亚这样的友好国家,稀土出口并无限制。
这一表态的分量不容忽视。它不仅是对塞尔维亚的高度信任,也是在向全世界释放一个清晰信号:“对华友好”才是通往中国稀土的通行证。
欧盟一时间陷入尴尬境地。此前,冯德莱恩拿着一块磁铁在G7峰会上声嘶力竭,煽动“去中国化”;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更是以“磁铁短缺让欧洲企业陷入恐慌”为由,向中方“卖惨”。
就在这些言辞激烈的批评声中,中方首批稀土出口许可证,竟然优先批给了欧洲国家。中方“有情有义”,但不是“好欺负”。正当欧盟四处碰壁时,塞尔维亚却成了“稀土通道”的关键一环。更耐人寻味的是,武契奇传出中方承诺的当口,正值美国稀土谈判临近关口。
7月9日,美国与多个国家的暂缓关税措施即将到期,中方此时打出“稀土不限”这张牌,意在警示他国:站在中国一边,你将受益;跟着美国起哄,你将吃亏。
这一策略既有阳谋的成分,也不乏智慧的“分化”。不仅如此,斯特兰蒂斯的案例也给其他国家企业上了一课。
只要将工厂建在对华友好的国家,中国不会设置障碍;相反,如果把稀土转运至其他国家或用于非和平用途,审批流程将十分严格。
中方并没有“撒胡椒面”式的放行,而是根据国家关系、企业合规与用途精准调配资源。塞尔维亚方面对此也极为珍惜。武契奇明确表示,稀土出口只用于本国工厂,绝不转送他国。中方亦强调,所有出口必须申报具体用途和最终流向,违反者将面临严格追责。
面对这一制度,连福特汽车CEO都公开抱怨称,“磁铁紧缺导致多条生产线被迫关闭”。而相比之下,欧洲多家车企已获得审批,避免了大规模停产。中方已经从“任人拿货”的资源输出者,转变为高效有序的稀土调控者。
这一转变,也是中美博弈长线中的关键一步。美国此前高调宣称将与盟友“切断中国供应链”,但现实却是,他们不得不向中方提交数万份出口申请,口头强硬,行动却低声下气。
欧盟内部,也开始显现分化趋势。以匈牙利、西班牙为代表的务实派开始寻求与中方加强合作,立陶宛、德国等对华态度强硬国家则逐渐边缘化。
中方并未一棍子打死,而是分门别类、有恩有惩。对友好国家开绿灯,对不守规矩者亮红牌。正如武契奇所说:“塞尔维亚不是问题国家,中国也不是问题供应方。”
这场稀土风波,不仅是资源分配的角力,更是一场关于信任、合作与战略自主的较量。6月26日,中方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出口许可审批将依法合规继续推进,批准比例已从25%提升至60%。这意味着中方并非“卡脖子”,而是希望看到真正的合作诚意。
7月初,王毅外长将访问欧盟总部、德国与法国,开展新一轮中欧高层对话。欧盟驻华大使也明确表态,希望在峰会前解决稀土问题。
这一周,将决定中欧贸易合作的走向,也将检验欧洲的战略定力。是继续“看美国脸色”,还是以务实姿态与中国重启合作?答案即将揭晓。
如今,武契奇的一句“传话”,已成为稀土博弈中最具分量的注脚。那句“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不仅为塞尔维亚赢得了信任,也为世界上更多国家指明了方向。
在这个大变局下,谁选择站在中国一边,谁就能拥有更多选择权。对真正友好的国家,中国从不吝啬资源,而对阳奉阴违者,则毫不留情。这场稀土风波,是一次深刻的战略提醒——尊重中国,才有未来。
[1]“中方稀土出口管制让全球面临抉择,不买中国绿色科技就没得用” 观察者网
[2]稀土还是不够用,在塞尔维亚设厂的欧洲车企求助武契奇:请求与中方展开协调 观察者网
宏泰配资-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配资推荐-炒股配资知识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