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州市军事博物园综合展陈大楼前,草地上的两架飞机模型格外醒目:一架是美国飞虎队的P-40战机模型,另一架是“朱荣章号”双翼战机模型。
市军博园里的“朱荣章号”双翼战机模型。
众所周知,柳州旧机场曾是美国飞虎队的重要基地。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也是广西空军的诞生地,“朱荣章号”便是历史见证者。
“1937年春,在工程师朱荣章带领下,广西机械厂成功设计并制造出第一架单座双翼螺旋桨战斗机,取名‘朱荣章号’……这是柳州乃至广西航空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助推了广西空军的崛起。以此为起点,一支从柳州出击的年轻空中力量——广西空军,在抗战前线捍卫祖国长空,屡立战功。”导游的讲解,点亮了历史的天空。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文史专家李乐年说:“早期广西空军的小伙子们用生命奠定了这里的航空根基,机场后来多次扩建,为飞虎队的到来和建功创造了有利条件。广西空军和美国飞虎队这两个传奇在此交会,成就了这座机场深厚的历史底蕴。”
展开剩余85%西南筑巢
广西空军的孕育与成长
1929年,新桂系为巩固西南防务,在今柳州市柳南区航五路附近圈地38公顷,启动了帽合机场建设。1931年,广西航空局在南宁成立,拉开了自主筹建空军的序幕。而柳州机场的建设与发展,正是这一历程的核心载体。
1945年7月,柳州民众在修理机场,拉着大石碾压平跑道。(资料照片)
1931年新桂系成立广西航空局之时,就开始筹备成立空军。次年10月,柳州飞机场建成,广西航空局迁到柳州,改称“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航空处”,标志着广西空军正式成立,同时确定柳州为广西空军基地。1934年4月,第四集团军航空学校(广西航空学校)在此挂牌,柳州机场成为广西空军的主要训练基地,先后培养了各类飞行专业人员219人,其中飞行员90名。
广西航空学校。(资料照片)
“柳州机场的选址与建设,既依托了柳州作为西南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又借群山作防空屏障,用天然大山洞隐藏飞机,这种‘天然堡垒+人工建设’的模式,让它从诞生起就注定成为抗战空中战场的关键节点。”李乐年说。
航校分驾驶、机械两科,办学模式极具前瞻性:首期机械学员委托广东航校代培,后续则通过“派出去”与“请进来”双轨并行。学员吕天龙、何信等被送往英国、日本深造,其中何信在日本明野驱逐飞行学校的高空射击考试中打破纪录,让日方考官惊呼“此人必成劲敌”。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央航空委员会接收柳州机场,交由笕桥航校使用。当年11月,为适应战争需求,机场启动首次大规模扩建。到抗战爆发前,广西空军已拥有20余架战机、70余名飞行员及配套机械人员,平均年龄仅二十三四岁的他们,在柳州完成了从学员到战士的蜕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这支用广西人民血汗铸就的空中力量,无条件交由国民政府统一指挥,主力编为中国空军第三大队,下辖第七、八、三十二中队,柳州则成为他们出击的起点与后方基地。
初露锋芒
从南宁首战到徐州空战
广西空军的首次亮剑在南宁。1938年1月8日,日军14架飞机分两批入侵南宁,中国空军第三大队第三十二中队副队长韦一青率领杨永章、马毓鑫、韦鼎烈及蒋盛祜等人,驾驶5架日制91式战斗机升空迎敌。当敌机群在南宁机场上空投弹时,韦一青和杨永章两机配合,率先击伤日机1架(正是领队机)。随后,韦鼎烈抓住机会,击毙日机飞行员,击落日机1架。事后,桂军将击落的敌机残骸运至南宁展览,数万民众争相围观,欢呼声震彻街巷。
“这不仅是广西空军的首战,更是西南空中力量对日军‘空中优势’的首次正面回击——以4架战机对抗14架敌机,敢打敢拼的精神比战果本身更具意义。”李乐年说,“‘广西空蛮子’也由此开始缔造传奇。”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期间,日军轰炸机多次定点轰炸徐州,军民饱受煎熬。
当年3月18日,广西空军主力所在的三大队第七、第八中队,在完成轰炸任务返航途中,与2架日军轰炸机狭路相逢。面对气焰嚣张的敌机,广西飞行员没有丝毫犹豫。韦鼎峙、黄名翔等迅速形成合围,将2架日机全部击落。消息传到李宗仁指挥部,这位身经百战的桂系将领难掩激动:“就是这两架敌机,天天按时来徐州轰炸,太可恶了!你们把它们打掉了,我要给你们请功。”这场胜利,不仅解了徐州空袭之困,更让初出茅庐的广西空军一战成名。
归德对决
师徒交锋的生死较量
1938年3月25日,中国空军第三大队的第七、第八中队14架飞机,从归德(现河南省商丘市)起飞执行任务,返航至归德附近上空时,遭遇了由加藤建夫率领的日本陆军飞行第二大队——这支日本王牌部队曾狂妄地向中国空军投掷挑战书,而加藤建夫正是广西航校的前教官。这注定是一场师徒之间的生死较量。
广西航空学校。(资料照片)
日军企图利用中国战机弹尽油绝之机设伏,18架日机对我方形成包围。但我方飞行员以“撞机式冲锋”破局:黄莺单机击落日机2架,韦鼎峙、黄名翔等各有斩获,最终以3架战机的代价击落日机7架,并击毙加藤建夫麾下的王牌飞行员川原中尉。不过,此次激战,我方副队长何信、莫休等人壮烈牺牲。
当年4月10日,中国空军第三大队会同第四大队一部共18架飞机出击山东枣庄轰炸敌军,归航时,在归德东边上空与20余架敌机遭遇。激战中,中方击落日机5架,自损3架,第三大队队员梁志航壮烈牺牲。梁志航的战机被击中后,他没有选择跳伞,而是驾着冒火的飞机直冲敌机群。瞬间,天空中像炸开一团火炬,那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身影。
转战千里
从襄樊捷报到昆仑关绝唱
从柳州出击的广西空军,此后转战大江南北:襄樊空战里,吕天龙单机击落日机4架、击伤3架,荣获“抗日英雄勋章”;武汉会战期间,黄莺为营救苏联空军志愿队领队巴比洛夫上校,驾驶重伤战机撞向敌机群,壮烈殉国。
广西空军的最后一战,亦在南宁。1939年12月的昆仑关战役,成为广西空军的绝唱。为保卫家乡,这支已拼至极限的部队全员出击。在昆仑关会战最激烈阶段,广西空军3架“格”式驱逐机掩护苏联空军志愿队3架“斯波”轰炸机轰炸日军阵地,途中遭多架敌机强攻。韦一青队长在击落1架敌机后,座机被击中起火,因高度过低无法跳伞,坚持驾机冲向敌阵,最终与敌机一同坠落在昆仑关敌我阵地之间,壮烈牺牲。此战中,陈瑞钿飞机中弹着火,跳伞时被烧伤仍坚持战斗;陈业新副中队长在飞机被击坏迫降时受重伤。
李乐年感慨道:“韦一青的决死冲锋,是广西空军‘以命相搏’的缩影。经此一役,广西空军虽不复独立建制,但散落于各部队的广西籍飞行员与机械人员,仍在继续书写抗战传奇。”
前赴后继
柳州基地的国际接力
广西空军火种燃尽后,其诞生地柳州机场并未沉寂。苏联空军志愿队、美国飞虎队相继进驻柳州,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直至抗战胜利。
“从广西空军到苏联空军志愿队,再到美国飞虎队,柳州机场始终是抗战空中战场的‘不死鸟’。这种接力背后,是中外军民同仇敌忾的力量。正是这种凝聚力让柳州成为日军始终无法摧毁的空中堡垒。”李乐年说。
从柳州出击的广西空军,虽如流星般短暂,却在抗战的天空中划出了最亮的轨迹。他们用稚嫩的翅膀扛起了民族尊严,以同归于尽的决绝,证明了中国天空从未屈服。当和平年代的阳光洒满柳州旧机场,那些年轻的面容与轰鸣的引擎,早已化作这片土地最深沉的记忆——关于勇气,关于牺牲,更关于一个民族永不熄灭的抗争之火。
| 来源:柳州晚报
| 图片:仅供交流使用,不以营利为目的,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综合编辑: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发布于:北京市宏泰配资-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配资推荐-炒股配资知识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